曾几何时,矿区的地形测绘、采剥验收意味着测量人员深入险峻的作业现场,面对边坡、浮石以及大型机械设备。每一次任务,都是对员工安全的一次考验。如今,随着地测处上半年成功部署无人机应用以来,测量人员大大减少了现场作业带来的风险隐患,矿区的“天空之眼”正重塑安全与效率的边界。
在多宝山每月的采剥量验收工作时,测量人员用手持RTK需要进行长达5天的现场验收,无论是在边坡下、大型机械附近以及挡墙附近均需要进行人工徒步开展验收工作,大大增加了现场作业的安全隐患;在矿区的地形图测量中,夏季和冬季就是对测量作业人员的一次毅力考验,不管是那炎炎烈日,亦或是冬季那每一步都要用尽全身力气才能拔出来的双腿,都给作业人员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疲惫。但是这一切都随着无人机的引用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采剥验收时,无人机用1-2天的时间即可完成以往人工5天的验收工作任务,仅需测量人员进行极少部分的人工补测工作,大大减少了测量人员现场作业的隐患,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无人机所采集的数据与以往人工测量的验收数据误差值极小,均在科学的误差值内。在矿区地形图的航拍作业中,它的五镜头可以轻松的实现多角度无死角的拍摄工作,仅在10日内就完成了矿区近18平方公里的航拍任务,对于公司的未来建设规划和深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在我公司新竞拍的5处探矿权区域内,无人机更是高效的完成了地形图的航测任务,通过正射以及倾斜摄影的镜头帮助下,不光能准确的描绘出地形地貌,且高程误差极低,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的同时又给后续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宝贵的数据价值。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勇于创新和不断探索是每一位多铜人兼具的精神。当科技的羽翼掠过矿山的嶙峋轮廓,无人机已不仅仅是工具测绘工具的一次升级,更是向本质安全、智能高效矿山迈进的战略实践。这个翱翔的“智慧之眼”,它承载的不仅仅是数据精密,更是对员工生命安全至上的承诺。随着不断开发无人机在矿山的应用场景和深度探索,我们的矿山将在智慧之翼的守护下,更加稳健而充满生机。(作者:韩旭)
黑公网安备 23112102000016号